一個年收入僅兩萬四千元的家庭,最高供給讀大學的女兒每月生活費一千元。當父親忍著胃痛給女兒買電腦、裝系統(tǒng),只要求女兒替自己買一杯酸奶時,女兒卻拖拖拉拉,最后尋來一瓶汽水,與父親一同飲用。
近日,一則《寒心,女兒上大學以后要錢就像地主收租》的帖子在網上發(fā)表后,立刻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除
了指責該女兒冷漠外,更多的回帖則反映了現(xiàn)今大學生與父母間的金錢關系。大學生的消費程度無疑給無數(shù)工薪家庭帶來巨大壓力。
年收入24000元 每月供給女兒600元
考入大學原本應該是件高興的事,但對家住湖北的張先生來說,卻是件有苦說不出的事情。夫婦兩人住在縣級市,屬于工薪階層,兩人的年收入加起來也就兩萬四千元左右。為了能讓剛進入大學的女兒不受苦,他們還是節(jié)衣縮食地每月至少供給女兒600元的生活費,并為女兒添置了手機和筆記本電腦。
父母的良苦用心似乎沒有得到女兒的體諒,反而讓女兒覺得有了父母的支持,買起東西來更不用考慮價格。記者在張先生給女兒所列的消費清單上看到———女兒兩月份17天的費用:生活費400元,生日禮金200元。而比較一下他們夫婦的生活費,趕到武漢給女兒添置電腦,夫妻倆最后只剩下162元。然而無論做父親的張先生付出多少,都讓已經讀大學的女兒感到理所應當,根本沒有絲毫的感動,緊接著的行動仍舊是索取。
父親忍痛裝電腦 女兒拿杯酸奶也不樂意
造成張先生決定將自己女兒的所作所為公布于眾的原由還得從買電腦說起。開學當天,也就是2月13日的早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張先生送女兒到位于武漢的大學,并為其打點好一切。女兒在春節(jié)期間提出要買電腦,經過再三考慮,張先生狠下心,花了六千元將電腦買了下來。
提著電腦來到女兒寢室已是下午兩點多,一天的勞累讓有胃病的張先生感覺很不舒服,希望能吃點餅干之類的東西。女兒這才慢慢將餅干拿出,除了遞給父親幾塊之外,自己也在邊上吃了起來。當口渴的父親提出想喝酸奶,女兒似乎有些不耐煩了,提議還是倒杯水給父親。轉了一圈后,卻拿來一罐汽水,要父親和自己一同“分享”。這些舉動讓張先生感到心寒,在為女兒辦完應有的手續(xù)后,帶著顆冰冷的心離開了學校。
看帖后戒網癮 大二男生悔不當初
今年讀大二的小林就深有感觸,開出租車的父親不僅要承擔他的讀書費用,每月還要省下一筆錢照顧生病的奶奶,母親則靠打零工賺些小錢。當時剛進入大學的小林迷上了網絡游戲,每月投入在上網和買集點卡的錢超過百元,又染上了抽煙的惡習,每個月的生活費竟高達近千元。父母對自己生活可謂“一切從簡”,情愿自己苦一點也不讓兒子在學校受半點的委屈,無論兒子提出什么要求,總是盡量滿足。
張先生的這個帖子在小林內心產生巨大影響,讓他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對父母的要求除了要錢還是要錢,這些讓小林后悔不已。如今,小林開始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習慣,開始遠離網游,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意志來克服網癮。
■帖子引發(fā)熱議
這個在2月20日出現(xiàn)的帖子一下子引起無數(shù)網友的關注,各大網站的回帖數(shù)已達到幾千條,瀏覽者更是超過萬人。
學生:列出消費清單
進入大學后,各種消費接踵而來,社會各方面的誘惑也一下子暴露在大學生面前。這些在心理上或生理上都尚未成熟的學生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大學校園內的生活,更多的是社會大學給他們的挑戰(zhàn)。
記者發(fā)現(xiàn),在網友的回帖中,不少大學生也將自己每月的消費清單列了出來,還分別針對某一城市、某一地區(qū)、某一大學進行分類,由此能夠很清楚地看到如今大學生的消費與家庭收入之間的比例。
家長:不贊同過分呵護
此外,更多的家長也發(fā)來了回饋,許多家長對張先生的教育方式和最終選擇默默離開表示不贊同。較多家長覺得張先生應該采取比較強硬的手段,而不應該讓女兒聽之任之,因為這樣的結果只會導致子女變本加厲,子女也很難體會到家長的苦心,進入社會之后也會對自身造成更不利的后果。
作者:□晚報 程怡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