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猴”為鏡
郭振亞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猴是人的遠祖,人是由猴進化而來,所以猴和人的基因非常相似,因此,猴是除人之外,腦子最靈活、智商最高的靈長類動物。正因為如此,贊美猴子聰明的寓言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連長篇巨著《西游記》的主人公孫悟空,也是以猴子為原型的。他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并且能夠七十二變化。他大鬧天宮,所向披靡;在取經(jīng)路上,克服九九八十一難,歷盡艱險,降妖捉怪,表現(xiàn)了孫猴子的大智大勇、頑強不屈、見惡必除、除惡務盡的斗爭精神。但這些精彩的情節(jié),畢竟是小說家言,不能信以為真,不過,猴子的聰明高于其它動物,是不爭的事實。
猴子有其聰明的一面,也有其愚蠢的一面,并且因愚蠢常常失去自由甚至生命。阿爾及爾某地區(qū)的農(nóng)民們,就利用猴子的貪婪,發(fā)明了一種捕捉猴子的方法。他們把一只葫蘆形的細頸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樹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們最愛吃的大米。到了晚上,猴子來到樹下,就把爪子伸進瓶中去抓大米。這瓶子的妙處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剛剛能夠伸進去,等到它抓一把大米時,爪子卻怎么也拉不出來了。貪婪的猴子絕不可能放下已經(jīng)到手的大米,就這樣,它的爪子也就一直抽不出來。直到第二天早晨,農(nóng)民把它抓住的時候,它依然不會放開爪子。
看了聰明的猴子因貪婪而變得那么愚蠢,我們都會感到可笑,然后長嘆一聲,還是我們人類聰明啊,絕不會因為一把大米而冒丟掉自由和生命的危險。
此話固然有理,人畢竟比猴子的智商高出千萬倍,但我又突發(fā)奇想,倘若眼前放的不是大米,而是十萬百萬元的人民幣,而是傾國傾城的大美人,而是一些人視為能夠交換金錢、美色的權力,我們的某些號稱萬物之靈的聰明人,會不會變得利令智昏、“色”令智昏、“權”令智昏呢?
那些溜門撬鎖的小偷、那些把手伸進別人口袋里的扒手、那些持槍搶劫銀行的強盜,不都是阿爾及爾地區(qū)的猴子嗎?
或曰,這些人素質低下,是人類不屑一顧的渣子,才干出了愚不可及的蠢事,倘若他們是高素質、懂法律的人士,就不會干這等喪盡天良的壞事了。此話的確有理,但是,某些大貪官,在臺上時,口若懸河大談反腐倡廉,并且,他們大多是高學歷,有的還是碩士、博士,你能說他們不懂法、素質低?可是他們的身體內,也有著猴子的貪婪基因,一見金錢,一見美色,一見更大的權力,就會變得像阿爾及爾的猴子那樣,寧肯丟掉自由,丟掉生命,也要千方百計地把那些誘人的“大米”,抓到手里不放。
成克杰號稱“廣西王”,可是一見美女李某便如蠅逐臭一般,緊追不舍,并合謀索賄數(shù)千萬元,最后丟了性命,他比阿爾及爾的猴子聰明嗎?程維高身為河北省省委書記,權高位重,卻創(chuàng)造條件,使兒子程慕陽謀取巨額贓款,并且和自己的秘書李真狼狽為奸,最后落得身敗名裂,你能說他比阿爾及爾的猴子聰明嗎?還有胡長清、慕綏新、李嘉廷等大貪官,不也都是蠢得像阿爾及爾地區(qū)的猴子嗎?
有句名言,“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說,“以猴為鏡”,同樣“可以明得失”。猴年即將來臨,我們不妨“以猴為鏡”,照照自己的靈魂,倘若有阿爾及爾地區(qū)那些猴子的貪婪,趕緊把它清除干凈,然后,做一個有著一雙火眼金睛的孫悟空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