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說過這樣一件事。他小時候看到祖父畫畫,寥寥幾筆就在宣紙上勾勒出圖案。心生羨慕之余就央求祖父自己也要學畫。祖父十分贊同,悉心指導他,使他的畫藝大增。
有一次,一位親戚請他作一幅畫,說是要裝裱起來。但親戚提醒他,畫好之后千萬不要題字,他會讓別人代題。
啟功聽罷,就臉紅耳臊起來。親戚的意思很明白,他的畫還行,但是他的字太差勁了。
年輕氣盛的他覺得受到了恥辱,發(fā)誓自己一定要學好字。為了親戚這句無意的話,他努力鉆研書法,幾十年后,終成一代大家。
有時候傷害是一種動力,能激發(fā)生命的真諦。不僅僅是啟功,其實不少成功者都有童年、少年受傷害的經(jīng)歷。很多名人明星,表面上無限風光,意氣風發(fā),但如果揭開表層,探究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就可以看到他們心靈的苦痛。
看陳凱歌的《黃土地》和《霸王別姬》,很是敬仰他的才華。但看了陳凱歌的自傳,心里便沉重如鉛。我明白只有一個經(jīng)過“文革”,心靈上有過苦痛而且仍然痛著人才能拍出如此文化底蘊厚重的電影。
傷害是一種對人性的摧殘,可以讓人充滿憤懣而自暴自棄。也可以是一種人生助推器,促使你趕超自己。傷害中有太多的變數(shù),就看你是怎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