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徐妻子和兒子在青島租的房子,400元一個月,娘倆都很知足。他們覺得有老徐在,什么都不怕。
這是公司分給老徐的宿舍。其中一張大床是他和妻子的,另一張小床是兒子的。
開完會已經(jīng)晚上7點多了,老徐還沒吃飯,先打個電話給兒子。因長年在港口工作,和妻子兒子分居兩地,兒子有時會開玩笑說,“爸爸,我缺少父愛......”
老徐現(xiàn)在和丈母娘兩人住黃島,妻子和兒子住在青
說完兩人大笑?!袄先司偷米屗那楹??!崩闲煺f。
老徐的書桌上擺滿了書,都是他平時沒事要看的。老徐覺得自己懂的太少了,要不斷學習各種知識
上下求索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老徐明白了,就算是裝卸工,也得講究技術(shù),光憑一把子蠻力是不行的。那些老工人,雖說力氣不如他,但會使“巧勁”,會用機器,裝卸原木是一套流程,裝卸礦石又是另一套流程,分門別類,井井有條,干活效率自然高。
找出問題后,老徐就開始“瘋狂”學習。在青島港有一個傳統(tǒng),只要你愿意學,單位給你創(chuàng)造最好的學習環(huán)境,寧可耽誤工作,也得先把本領(lǐng)練好。
那時候每天干完活,班組要做工作總結(jié)。分析工作效率和改進措施?!盀槭裁磩e的班組能干200噸,我們只能干100噸?”這就要查找原因想。班會結(jié)束后還要做會議紀要,碼頭工人一拿筆桿子就覺得愁得慌,沒人愿干。3個月后,徐萬年看出了門道,對班長說:“要不,這材料讓我來寫吧?”
班里的企業(yè)工人多,農(nóng)民工很少。正式工都干不了的活兒,徐萬年這個農(nóng)民工想接下來,,班長還真吃了一驚。問了一句:“你能行?”
徐萬年說“試試看,我來寫怎么樣?!?/p>
就這樣,徐萬年有了平生第一個職務(wù):“學習委員”。你別說,這一當上學習委員,學習就成了他終身的追求目標,學習,也讓他受益終生。
青島港有一個好的傳統(tǒng),學習有平臺,晉升有渠道。不久,港口在膠南舉辦脫產(chǎn)3個月的技術(shù)培訓班,不管能不能聽得懂,徐萬年咬咬牙,又報名了。
這一學才知道,原來聽課一點也不比扛大包輕松?;盍?0歲的人再進課堂,老師講的什么根本跟不上。這事兒不能混,聽不懂就是聽不懂,考不過就是考不過。徐萬年拼了,每天學到零點之后,早上5點半就爬起來,心急火燎,嘴上急得起了瘡,但憑著勤學善問,結(jié)業(yè)考試,他還是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
老徐嘗到了學習的甜頭。論一線操作,他不服任何人,論鉆研勁頭,誰也拼不過他。兩相結(jié)合,老徐如魚得水,很快掌握各種技術(shù),很快成長為一個“多面手”,受到同事的尊敬,也得到了領(lǐng)導的認可。
老徐說,他這一輩子“不大安分”,不懂的事、感興趣的事,哪怕與工作無關(guān),都要去學、去弄明白,打破沙鍋問到底,不達目的誓不休。
樂觀開朗、踏實肯干、勤奮好學,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老徐一步一個腳印,從最底層農(nóng)民工,成為班組長,最終成了前灣港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