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宮展出的同批出土的盤子, 一發(fā)黃一發(fā)青。
破碎的盤子
是南宋官窯盤,而不是哥窯盤
“官窯”地位比“哥窯”高
采訪中,南博這位專家認為,破碎的這件盤子也不是故宮所說的哥窯盤,而是官窯盤。
接受記者采訪的原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明史研究專家季士家先生也認為破碎的這只盤子是官窯盤,而且斷代是南宋,不是元代。那么,明代將領墓為何會出土宋代瓷器呢?季士家認為,后人墓葬出土前代文物,很正常?!巴襞d祖戰(zhàn)死于四川,朱元璋把他的尸體運回南京,并賜予厚葬?!?/p>
官窯和哥窯有什么不同呢?有關專家也做出了詳細解釋。
“官哥汝定鈞,一片值千金。”據南京古代藝術品研究專家盛華杰介紹,“宋代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中,官窯被排在首位,這是因為官窯是皇家官府直接營建的。
官窯有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分。北宋汴京的官窯青瓷,其形制、釉色、工藝等均與汝窯有共同之處。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種色調,釉質勻潤瑩亮,大紋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滿釉裹足支燒,器底有支釘痕。南宋官窯,是北宋汴京官窯的繼續(xù)。南宋早期的青瓷器,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質細,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為主,兼有青灰、青黃和炒米黃等色調,釉層薄而潤澤,有紋片,滿釉支釘裝燒,器底有圓形支釘痕,工精質高。
南宋后期官窯青瓷的燒造追求玉石質感,改變制瓷工藝,創(chuàng)用素燒胎多次上釉二次燒成的厚釉工藝,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質如玉石般的光亮瑩潤,釉面上顯露橫豎交織的蟹爪紋片或層層疊錯的冰裂紋片,有說不盡的奧妙。厚釉工藝的具體做法是先低溫素燒坯,后施三至四道釉,釉厚如堆脂,再經高溫成器,一般釉層厚在2毫米以上。
和官窯相比,哥窯排在第二位,也歷來受到宮廷、達官貴人、收藏家、鑒賞家、考古學家等的重視和關注,但迄今未找到確切窯址。哥窯瓷器非常珍貴,據統(tǒng)計,全世界大約僅有一百余件,主要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館,數量遠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數量。關于哥窯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見于明代《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定各窯器皿……”,由于柴窯被傳為五代所燒,明代就已經難以見到,故后世所列五大名窯,即:官、哥、汝、定、鈞。
由于哥窯的窯址至今尚未發(fā)現,目前仍無法揭開其神秘面紗,可以說,哥窯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窯最為神秘的。
1個焦點:
真能修復嗎?
“瓷器帶毛不值分毫”
想完全復原難??!
故宮方面表示,破損的瓷盤在現代技術下,完全可以修復到基本看不出來的程度。對此,季士家認為,“好好的盤子,分成了6瓣,雖然故宮表示有能力修復,那也是壞的呀!我們有句行話叫‘瓷器帶毛,不值分毫’。再高科技的修復,都不可能復原成原樣。”
對于故宮造成的破損文物事件,季士家表示,“技術再好,人員跟不上也不行。對待文物就如同對待人一樣,要有親和力,要像親人一樣。特別是對待高等級文物,萬萬不可馬虎。這是多大的教訓呀!”
0.1毫米都會影響效果
受損文物經不起折騰??!
對于故宮破損的這件文物,南京文物修復專家汪桔生先生認為,修復并非很簡單?!拔覜]有親眼見到實物,不能隨便認定故宮用什么方法修復。”但他說,依他的經驗看,首先要對破損文物進行分析研究,才能拿出修復方案。如果是南宋的瓷盤,經過這么多年,胎底質地如何?釉色附著程度怎樣?破裂的斷面吻合面多大等等,“不能隨便說修復就修復,必須慎重?!?/p>
他指出,如果是擠壓破損,那么肯定會有碎狀殘缺。采用化學膠粘方法焊接,容積率非常重要,0.1毫米都會影響效果?!氨壤粚?就會出現‘牛皮癬’,那樣不僅會損傷光澤度,還會滲透進釉色。”另外,他強調,除了粘合斷裂面,對缺失的部分,如何修補也很難。用什么材料去補缺?更要慎重。最后在著色時,如何做到“以假亂真”,這也要看經驗。“這個活兒是要看修復專家的功底的,弄不好,還不如不補,已經備受創(chuàng)傷的高等級文物,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2個疑問:
到底聽誰的?
1.為什么碎盤被疑為贗品?
可能是爆料人發(fā)錯圖片了
這兩天,網上出現一個質疑:為什么央視播出的受損盤子,與故宮官網上的盤子外觀不一樣,難道央視播出的這個盤子是贗品嗎?(本報昨日A19版進行了詳細報道)。對此,故宮方面的解釋是,這不是同一只盤子,受損的盤子為南京出土的;而故宮官網上的那只盤子還在展出呢。
而對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誤解,南京的文物專家昨天也進行了推測:“原因很可能出在這位爆料人龍燦身上。他在微博上第一個爆料時,只是聽說一只哥窯盤子碎了,于是就在故宮官網上找了圖片放上去,哪知碎的是另一只盤子,造成了信息不準確?!边@位專家同時指出,從網上的圖片判斷,故宮官網上的那件葵瓣口盤確實是哥窯盤。而從南京調撥去的這件盤口略有凹凸形狀的葵瓣盤,細看下來其實與官網上的那件哥窯盤外觀差異很大?!胺旁谝黄?,再外行的網友也都能看出,兩件東西完全不一樣?!?/p>
2.為什么朝天宮說“一級”而故宮說“一級乙等”?
各地定法不同,故宮更細
至于為何故宮稱破碎的盤子為“一級乙等”,而朝天宮展出的卻說是一級文物呢?
這位專家解釋,各地的定法有所不同。南京市博物館把汪興祖墓出土的這12件官窯盤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對一級文物不具體分等級。而故宮則定得很細,分甲乙丙。雖然這件破損南宋官窯盤被故宮定為一級乙等,但還是屬于國寶級文物。
上一篇:康菲稱渤海灣溢油事故溢出總量料超預期(圖)
下一篇:故宮受損宋瓷實為官窯并非哥窯 高清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