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中山路上的建設風格 1、道路德國人在修建中山路時將該路段劃分為歐人區(qū)和華人區(qū),以德縣路口為界限,南部是歐人區(qū),北部是華人區(qū),南北兩段的道路、建筑各不相同,差別很大,僅南段的路面就比北段寬出六米。
![]() 道路寬闊、高樓林立的中山路南段?2009
![]() 道路狹窄、房屋矮小的中山路北段?2009 2、建筑風格在建筑風格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中山路南部的建筑高大雄偉,設計巧妙,造型美觀,形式各異,大多數(shù)都有高大的山墻和塔樓。
![]() 有山墻和塔樓的歐式建筑膠州旅館舊址,建于1908年。
![]() 設計獨特、造型漂亮的水師飯店(也叫德國海軍俱樂部),建于1900年中山路北段華人區(qū)的建筑是一些二層樓房,低矮、陰暗、潮濕,形式也大同小異,與歐人區(qū)的建筑相比缺少了高大的山墻和塔樓,缺少觀賞價值,更談不上什么藝術(shù)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