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3
擬對公共利益進行界定
記者:修公園或建酒店,在商業(yè)利益與公共利益面前,補償是否會出現(xiàn)差異?如何防止打著公共利益旗號損害被拆遷人權益?
丁新正:補償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地塊的用途,開發(fā)前就有公示,市民可以監(jiān)督。同時,市民可去規(guī)劃主管部門查詢。如果有變更,可向規(guī)劃部門投訴。如果違法變更,利害關系人還可要求相關責任人擔責。
記者:專家們現(xiàn)在研究探討的是國有土地上的拆遷問題,那如何維護集體土地上村民的合法權益?
丁新正:目前,一些地方的村組治理比較混亂,村干部“一言堂”現(xiàn)象普遍存在,在土地使用權流轉過程中,村民利益時常受到損害。建議學習河南“4+2”工作法,即“四議兩公開”:黨支部會提議、黨支部和村委會“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決議結果公開,實施結果公開。
亮點4
被拆遷人不滿意可以起訴
記者:采取這種途徑維護權益的人多嗎?
丁新正:現(xiàn)在的拆遷中,被拆遷人因為不滿意而采取訴訟途徑來維護合法權益的比例較少。新條例若明確此途徑,發(fā)生在拆遷領域的維權行為將更加合理、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