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慢遞"郵戳 這只睫毛卷翹的熊貓,順著電線桿,一路爬下來。它對著反光玻璃整理了一下頭上那頂綠色的、帶紅五星的小帽子,扎起了紅色毛圍巾,又背上了一個墨綠色的郵包,開始工作。 它數(shù)了一下,今天一共有78封信,寄出地是北京798藝術(shù)區(qū)的“由正慢遞”,而目的地則五花八門:廣西的南寧、臺北的信義街、香港的西貢,美國的堪薩斯,還有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 這個胖嘟嘟的 沒有人知道未來什么樣子,那么就在這里,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吧 當然,上文的場景,并非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里,而是這只熊貓的創(chuàng)造者們腦海中經(jīng)常浮現(xiàn)出的畫面。當你走進這家位于北京798藝術(shù)區(qū)中二街,名叫“由正慢遞”的小郵局,也就走進了這個主角是熊貓慢遞員的童話中。 穿過一條站滿白楊樹的小街,你會在互相簇擁著的畫廊、咖啡館、書店中突然發(fā)現(xiàn)這家親切的小店。這可能是北京城里最特別的郵局,大腦袋、小身子,肚子肥胖、四肢短粗、紅臉蛋、長睫毛、紅領(lǐng)巾、綠背包的熊貓無處不在,畫框、時鐘、明信片、淡綠色的墻壁……到處都是這個慢遞員——熊貓Mandy的畫像??床灰妭鹘y(tǒng)郵局那高高豎起的柜臺櫥窗,唯一提示著人們這里與郵遞有關(guān)的,是鋪天蓋地、配有各種有趣圖案和文字的明信片。比如,被用來寄給父母的兩種明信片上,一種寫著:“媽媽,我愛你!”另一種寫著:“爸爸,你愛我,我知道?!?/p> 創(chuàng)辦者在這間占地120平方米的小郵局里,搞了一個小小的展覽,以莎士比亞那句“我們命該遇上這樣的年代”為序言,講述著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的成長故事。 也許只有在這里才能真實地感受到,“80后”不再只是“獨生子女”的同義詞,而是被一盤盤流行歌曲磁帶、打彈珠的游戲和超級瑪麗填滿的真實童年。在《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詞下面,有人甚至提筆寫下這樣的文字——“當聽到現(xiàn)在的孩子張口就唱‘老鼠愛大米’時,我感到很幸運,我們那時還有這樣的歌……” “當你從展覽里找到了小時候,然后再看到當下的自己,那你也許會想,自己的將來會怎樣呢?”創(chuàng)辦者之一趙悅說,“沒有人知道未來什么樣子,那么就在這里,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吧?!?/p> 于是,這里便不只讓人回憶過往,還成為一個“讓時間變慢的地方”。這里的人們常說,他們“不知怎么就拐進了這條很僻靜的小街”,隨后就見到了這個“招牌有點奇怪的小店”,午后的陽光灑進來,他們坐在店鋪中央寬大的木桌前,“寫寫信,待上一整個下午”。 從這里寄出的信,大多是寄向未來的信。每一封信都意味著一份夢想,或者一份承諾。只要填上詳細的地址,并在慢遞自制的郵戳上寫明,希望這封信將于某年某月某日之前寄達,這封信就會在數(shù)個月、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后,出現(xiàn)在收信人的信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