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盛世中國迎來了60周年華誕。全球各地的人們通過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觀看了新中國的國慶盛典。
我們第一視點也是領袖視點,落在天安門廣場。人們跟隨者天安門城樓上的政要的視線,檢閱著各儀仗方隊、各兵種和新式武器裝備榮耀呈現(xiàn)。
第二視點也是人民的視點,廣場上的群眾、電視機前的海內外觀眾欣賞著天安門城樓上的中國領導層的風采,進行著多層次的品評和解讀。
在焰火晚會漸入佳境的時候,畫面中出現(xiàn)了令人驚喜的第三視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民同樂。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走出天安門城樓來到廣場上,與各界聯(lián)歡的少數(shù)民族群眾手拉手載歌載舞。從俯視與仰視到平視,人民的目光和領袖的目光交織在一起,人民的心也和領袖的心連接在一起。
在國慶60周年這個無與倫比的盛會上,中國領導人的這個姿態(tài),對中國的人民、對各級干部、對國際社會,都是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中國要以科學發(fā)展觀來切實構建和諧社會,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這是價值觀的一次傳遞,是觀念和文化層面的一次深刻的轉變。這第三視點是民心的焦點,也是60年慶典當中最亮點。璀璨的焰火照亮了北京的夜空;領袖與人民攜手,點亮了億萬同胞的心燈。
威武的受檢閱部隊展示了我們的解放軍已經(jīng)由規(guī)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以及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fā)展的趨勢和一體化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方向,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而今夜我們證明,中國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武器的威力,也不是來自財富的多寡,而是來自我們的信念的持久的力量。百姓是天、百姓是地、百姓是海、百姓是山;握住百姓的手就是握住了江山、握住了春秋。這個驚喜,觸動了人民內心最柔軟的皺褶,無數(shù)雙眼睛濕潤了。
中國的強大,除了經(jīng)濟實力增長,還伴隨向全球輸出價值觀。中國的60年大慶,吸引的不僅僅是中國人,也不僅僅是華人。世界的各地的民眾透過媒體共同見證這樣的過程,體驗這樣的氣氛,從而領悟真正的中國和平崛起的大國以及具有大國意識和大國心態(tài)的領袖和人民。這是中國韻味軟實力的最佳詮釋。
領袖走下城樓與民共舞的腳步是那么而輕盈,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卻有著無比的份量。前進的道路從來都不是筆直的,提升軟實力,需要越來越多的有心人、同路人。慶典的大幕落下,新時代的曙光照亮了我們的征程,而路就在腳下。(作者蔡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