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后有些人想買車,卻猶豫不決,主要是不知道市場是什么行情,希望價格降到最低再買。買車到底有沒有最佳時機呢?按理說,長假期間,經(jīng)銷商紛紛打出促銷廣告,這是最佳時機吧?但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所謂黃金期實際上是精明商家忽悠消費者的促銷手段。如果您打算購車,就選擇您需
要用車的時候吧,不要被商家的高超手段所迷惑。購車永遠不會有最佳時機,您別被忽悠了。
買不買車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而定。IC/供圖
惑 持幣待購待到何時是頭?
“現(xiàn)在是買車的最佳時機嗎?”其實,這個話題由來已久。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時下的購車行為的確是一件冒風險的事。不消說有那么多汽車“專家”對車市走向截然不同的分析論證,僅是鋪天蓋地的讓利促銷信息就嚇退了不少人。想想看,7年前一輛富康還賣15萬多元,現(xiàn)在的價格幾乎慘不忍睹。今天買車,明天就降價的事例也不止一次了,這“啞巴虧”誰愿意吃?頻繁讓利讓消費者頓悟,汽車這個看上去“神氣”的家伙原來這么不保值,也壓根兒不值得把壓箱底的錢都拋出去。不愿意再當“冤大頭”的消費者在降價面前捂緊了自己的錢袋,持幣待購成為一道風景。任憑車商喊破了喉嚨,消費者都熟視無睹,錢反而越攥越緊。
疑 購車黃金期是商家杜撰?
一位老車主認為:商家杜撰出來的購車黃金期其實就是一個美麗的陷阱,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市場都不存在購車最佳時機。新車推出,老車降價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樣,是不可抗拒的規(guī)律。該車主分析:隨著汽車技術(shù)的不斷進步,新車在各方面都要明顯優(yōu)于老款車,價格也不會無止境地漲上去,和上一代車型價格持平已經(jīng)是一個不錯的結(jié)果。
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作為消費者永遠別輕信商家那些所謂的或是節(jié)假日,或是年底沖量降價,這些不過是促銷手段,至于那些不降反漲的車型,大概是想利用一把消費者買漲不買降的心理吧,您不去搭理它,它自己就回到正常軌道了。
嘆 頻繁降價影響購車情緒!
從春節(jié)到五一汽車市場一直沒停下“折騰”的腳步。汽車廠家多達萬余元的降幅,也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情緒!凹热挥羞@么大的降價空間,那么是不是有更大的贏利空間?”從長遠來看,這種降價損害了消費者對汽車品牌的好感和價值期待,也無形中影響著汽車產(chǎn)業(yè)對于消費群體的培養(yǎng)。一位對汽車產(chǎn)品促銷頗有研究的專家對記者表示,車價其實沒有實質(zhì)下降,消費者逐漸麻木了。所以越到后面,越要喊得大聲,越要喊得有氣勢,爭取把前面的掩蓋過去。這明明就是打著降價幌子的廣告宣傳戰(zhàn)。但之所以這樣,不是由各廠家決定,而是由市場決定的,重復宣傳的降價潮就會出現(xiàn),受傷害的將是廠商和消費者。
驚 購車沒有最佳時機!
某汽車城執(zhí)行總經(jīng)理稱:從微觀角度來看,車市有自己的規(guī)律,價格總是在往下走的。但是人生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地等下去。一輛車價格降到一定程度時,你想買,它也停產(chǎn)了。所以沒有所謂的最佳購車時機,關(guān)鍵在于消費者要準確定位,真正把握自己的需求。根據(jù)自己的需求決定買車時機,而不要靠等待降價來決定購車的時機。而且,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車永遠沒有最佳時機,也隨時都是好時機,因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任何時期都有性價比高的車型,也有隨時準備降價的車型。從某種程度上說,同一價值品質(zhì)的汽車價格肯定是往低處走的,就像家電和數(shù)碼產(chǎn)品一樣,永無止境。
汽車評論員任琛則認為:所謂“金九銀十”、“購車黃金周”、“年前旺季”,只不過是一種市場現(xiàn)象。而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獨特用車需求,“個性”不能隨著大流的“共性”而動。自己要用車,為什么不買?該出手時就出手,才是真正的最佳購車時機。(記者
侯娟)
責任編輯: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