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戴維·金爵士日前警告說,如果各國政府不抓緊行動的話,全球平均氣溫將在本世紀末上升3度,有可能造成全球4億人處在饑荒邊緣,甚至12至30億人的生存地也將被海水淹沒。
氣溫上升不可逆轉(zhuǎn)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
顧問戴維·金爵士14日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說,即使根據(jù)最樂觀的估計,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本世紀末也將達到19世紀工業(yè)革命前的兩倍,即550ppm,從而使地球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
各國科學家一直用電腦模型預測地球氣溫在未來100年里會上升多少,一般的估計是上升2.5至10.4攝氏度,造成這一差距的原因是看人類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在金爵士的預測中,地球平均溫度的最大上升值可達到5.4攝氏度,5倍于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小組評估的20世紀地球氣溫上升1攝氏度的基準。
“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可能會超過3.0攝氏度,”金說,“但我們?nèi)哉J為,大氣中550ppm的二氧化碳濃度是我們通過全球協(xié)議所能實現(xiàn)的最好結(jié)果!倍鴮嶋H上,一旦二氧化碳濃度超過這一標準,將導致“氣溫上升,海平面上升……這將使人類難以控制!
災難程度可以控制
金爵士預計說,如果不對此采取行動的話,地球上的大部分生態(tài)系統(tǒng)恐怕都無法適應這一變化。
此外,他還預言,氣溫上升導致更糟糕的結(jié)果之一是,全世界約4億人將會面臨饑荒之災,因為氣候變化會造成全球2000萬至4億噸的谷物減產(chǎn)。
對于英國等島國來說,氣候變化的主要后果是洪水和海平面上升。而在世界范圍內(nèi),由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將會使目前世界12至30億人的生存地被海水淹沒,遭遇電影《未來水世界》中的災難場景。
因此金呼吁全球必須立刻行動起來,控制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我們不必把自己屈從于無望的狀態(tài)中,并繼續(xù)目前的方式。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懂得我們可以控制這一危機,將災難降低到最小!彼f。
上個月,首相布萊爾提出控制英國溫室氣體排放的新計劃,包括對各經(jīng)濟部門都施加嚴格的控制措施。但是就連英國官員自己也承認,英國不大可能實現(xiàn)在2010年前減少20%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目標,更不用說《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的12.5%的標準。
為了實現(xiàn)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任務,擬于下半年公布的英國能源報告計劃建議建造更多“清潔”的核電站,但是由于增建的核電站最早也要在2017年才能投入使用,英國議會的一個委員會認為,核能可能不是解決能源問題的“唯一方案”。
英國議會下院環(huán)境審計委員會17日發(fā)表報告稱,為了緩解英國的能源“需求鴻溝”,英國需要建造更多的燃氣電站。英國目前有大約十幾座核電站,占英國發(fā)電量的四分之一。而天然氣發(fā)電量則占到英國全國發(fā)電量的40%。因此議員們建議重新建造燃氣電站,以解燃眉之急。晨報記者
田輝 新聞晨報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