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巴納韋梯田
農民展示手中蚯蚓
菲律賓巨型蚯蚓侵蝕世界遺產
誰來拯救“千年梯田”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區(qū)擁有讓世人驚嘆的巴納韋梯田景觀。這一歷經千年形成的獨特地貌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但如今,這一世界遺產正在經歷一場嚴重的“蚯蚓危機”,部分梯田已遭滅頂之災。
蚯蚓繁殖速度驚人
巴納韋梯田位于菲律賓呂宋島北部伊富高省,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梯田沿著崎嶇的山勢修建而成,坡度頗為陡峭。
梯田內新栽種的水稻倒映在水中,綠意宜人。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巨型蚯蚓的入侵,巴納韋梯田正加速坍塌。
這種蚯蚓可以長到45.7厘米長,1.3厘米粗。專家分析,它們很可能是在原先居住的森林被毀以后,才被迫遷移到梯田里“安家落戶”。
研究人員目前取樣發(fā)現(xiàn)的所有蚯蚓均為雌性。這表明,即使沒有雄性的介入,它們一樣可以繁殖,且速度驚人。盡管經過大量研究,但這種無名蚯蚓還未被證實屬于環(huán)毛蚓屬,可能是一種尚不為人知的新物種。
當?shù)剞r民遭殃
雖然科學家們還不清楚巨型蚯蚓的底細,但它們的破壞力卻顯而易見。
為了尋找食物,它們在土里到處打洞,對梯田、尤其對梯田壁危害嚴重。梯田開始漏水,不但水稻生長受影響,原本牢固的梯田結構也遭到破壞。農民辛苦圍筑起的梯田壁被大雨沖毀,成噸泥土就會掩埋下一層梯田。
災難還殃及巴納韋附近地區(qū)的村莊,坍塌梯田處處可見。由于無力修復,農民們只好任由越來越多的坍塌梯田逐漸荒蕪。
“這都是蚯蚓干的‘好事’,”56歲的當?shù)剞r民多明戈·蒂曼哥說,“它們鉆進土里,導致(稻田)漏水。梯田就容易滑坡。情況十分不妙。蚯蚓在大量繁殖,滑坡時有發(fā)生,但我們卻無力修復!
伊富高省農業(yè)部門的主管雷蒙多·巴哈坦在巴納韋也有一塊祖上留下來的稻田。他說,一塊面積約9平方米的稻田一年產稻收益不足2美元。由于修復梯田的石頭都需要從遠處運過來,運費頗為昂貴,維修一道梯田壁需要60美元。據(jù)當?shù)卣浪,如果徹底維修,償還這筆貸款可能需要30年。
地鼠能幫忙
誰能夠幫助當?shù)剞r民擺脫困境?解決的辦法并不是沒有。
菲律賓水稻研究所的專家已經證明,一種地鼠是蚯蚓的克星。它們可以吃掉蚯蚓,而且對莊稼沒有危害。研究所研究人員拉溫德拉·喬希介紹說:“它們非常有利于解決梯田的問題!彼麑iT設計了一個研究教育項目,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地鼠,并增加它們的數(shù)量。但這個項目還未獲得菲律賓政府及國際社會的支持。
喬希說:“梯田危機已經困擾我們很久。時間拖延越長,問題將會變得越復雜!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