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的“脊梁” (上接第一版)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追求三個文明全面發(fā)展!边@是勝利村全體黨員干部的共識。 創(chuàng)建“五好家庭”活動,在勝利村已堅持了20多年,有效地引導了文明村風、民風的形成。去年,村黨總支創(chuàng)新了“五好家庭”的評比形式,通過群眾投
票的方式評出村里的五好家庭,使結果更有說服力。 在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方面,勝利村黨總支也下了大氣力。他們利用文體活動室、健身房、門球場、老年活動中心、公園廣場、圖書閱覽室等文化陣地,組織群眾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 為構建社會保障體系,村黨總支實施了三項惠民措施:一是擴大村民養(yǎng)老金發(fā)放范圍。勝利村于1996年開始,對男60歲、女55歲以上的老人實行退休養(yǎng)老制度,每月每人發(fā)放養(yǎng)老金150元。二是向村民發(fā)放生活補助金。對不享受養(yǎng)老待遇的村民,從出生進行戶口登記開始,每人每年享受240元的生活補貼。三是成立大病救助基金會。他們從辦事處對村干部考核獎勵基金中拿出5萬元、從村域經濟實體中募捐5萬元設立了救助基金,對因患大病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進行救助,解決了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青島市“五個好”先進黨總支、文明村莊標兵、山東省村民自治模范村民委員會、文明村鎮(zhèn)……諸多的榮譽使勝利村的村民們相信,有村黨總支這樣的“脊梁”支撐,村莊的前景會越來越美好。本報記者隋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