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文 袁俊華 韓冰 報道
本報沂水訊 近日,沂水縣道托鄉(xiāng)牛嶺村村民孫和光有點忙。這個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民,鉆研10年,發(fā)明的用巖石處理污水的方法,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證書。他正忙活著為自己的發(fā)明專利找對口的生產廠家。
牛嶺村地處大山深處,石頭特別多。一個偶然的機會,孫和
光了解到,家鄉(xiāng)這種學名叫輝石安山玢巖的石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鐵等成分,具有吸附和離子交換性能,具有良好的處理污水功能。
孫和光立即意識到這里面的市場前景:現在企業(yè)污水排放多,國家又重視污水治理,如果能發(fā)明一種低價的治污方法,肯定會受歡迎。這個只有初中文化的山里人,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用牛嶺村的石頭來處理污水!
要完成這項工作必須有扎實的數理化功底。孫和光開始了艱苦的自學。高中化學、大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他借來書,一點一點地啃,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就到縣里的中學去請教老師;借的書不夠用就到有關部門查資料、請教專家。
孫和光在家里專門辟出一個房間做實驗室,屋里擺滿了瓶瓶罐罐和研究書籍。10年里,他用在買書和購置化學器械的錢每年都在數千元。為了取得所需要的污水水樣,他去過浙江、上海、西安等幾十個地方。有一次取水樣時,他被保安誤認為小偷,挨了一頓打。
在自學的過程中,孫和光意識到單靠自己一人琢磨是沒有出路的,他要走出沂水尋訪名師。2000年夏天,他來到臨沂師專(現在的臨沂師范學院),拜訪了時任臨沂師;瘜W系主任的趙愛華。2000年冬天,孫和光又去北京拜訪了清華大學的著名環(huán)境科學家郝吉明教授。郝教授不僅給孫和光的研究很多積極指導,還為他引見了許多國內著名的污染治理專家。這一切大大加快了孫和光的科研進度。
在眾多熱心專家的支持下,孫和光終于拿到了可行性數據。2002年2月,孫和光開始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2003年9月,孫和光的研究成果通過了省內有關專家的分析。今年3月,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的辦公室里,由6名中外專家組成的評審團開始了最后一次答辯,孫和光的研究成果終于順利通過認證。一位德國專家向孫和光豎起大拇指:“中國農民,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