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家長,可能正眼看著孩子的成績一天天下滑卻苦于缺少時間與老師溝通。如果你是一名學生,可能正面對枯燥無味的教科書而難以體會學習的樂趣。如果你是一名教師,可能正因為校長的治校無方而難以施展拳腳。
面對教育的疑
難雜癥,3名美國人正試圖把創(chuàng)新的技術和理念引入校園,期待以此激發(fā)學生、家長和教師三方的新活力。
隨時隨地“家長會”
布拉迪·基斯似乎一直與“前鋒”有著不解之緣。1964年,這名前足球運動員曾從82米開外踢進一球,至今仍是他當年效力的匹茲堡鋼鐵隊無人超越的一項紀錄。上個世紀70年代,從商后的基斯已擁有多家連鎖店,成為快餐業(yè)里的“前鋒”。他所提出的顧客自主點餐制,激發(fā)了快餐業(yè)巨擘“漢堡大王”快餐店“你說了算”的活動創(chuàng)意。
如今,基斯又把“前鋒”的視角瞄準了教育界!肮韫炔辉搶Τ鞘兄行囊暥灰,”這是基斯的宣言,他也的確把新技術帶到了城市的校園里。
基斯堅信,為學生家長與學校創(chuàng)造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會推動教育的進步。但是,并不是每個學生的家長都有能力與教師保持暢通交流,對那些奔波于兩、三份兼工的家長們而言就更不現實。因此,基斯于2001年聯合EPOS教育軟件公司開發(fā)了一項名為“幫助家長參與進來”的計劃,旨在通過電話和因特網為家長與教師架起一座溝通橋梁。迄今為止,這項計劃已吸引了紐約城內29個學校的3.4萬名學生和家長“參與進來”。
通過這個溝通網絡,家長可以從中獲悉孩子們的家庭作業(yè)、課程的安排以及表現的優(yōu)劣。這個網絡還會及時通報家長們,自己孩子是否逃學,以及學習成績怎樣。即使家中沒有電腦,家長們照樣能夠參與其中,系統軟件會幫助家長把計算機內的信息“翻譯”為人聲,再把聲音信息收錄進計算機!澳枰木褪且豢嚏姷臅r間和一部付費電話,”
基斯說。
“幫助家長參與進來”計劃帶來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紐約市布魯克林的沃爾特·惠特曼中學就是受益者之一。學校的指導老師喬金·布朗-湯普森回憶說,納入這項溝通網絡之前,“空蕩蕩的家長-教師聯誼會大廳”如實反映了家長與學校溝通匱乏的現狀。
但情況在基斯的溝通網絡引進之后得到了很大改善!凹议L-教師聯誼會的參加人數從5人上升到了164人,”
湯普森老師介紹說。2001年,這所學校幾乎瀕臨財政崩潰的邊緣。當時正值“不能丟下一個孩子”的教育方案出臺之際,學校127名學生的家長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準備辦理轉學!拔覀兊膶W校被丟下了,”湯普森說。但“幫助家長參與進來”計劃讓學校起死回生。通過這一網絡與校方加強溝通后,家長們與教師的合作得到加強,110名學生的家長改變了初衷,重新把信任的橄欖枝伸向教師。這一轉變幫學校挽回了130萬美元可能因學生流失而帶來的資金流失。
如果說溝通加強只是改善的表象,那么真正讓家長和學校感到欣慰的是,這所學校學生的考試成績平均上升20%。原因之一,不少學生和家長一道通過網絡與教師溝通聯系。七年級學生卡羅爾-李·理查茲就興奮地表示,“幫助家長參與進來”計劃實實在在地幫助她把成績從C提高到A!拔颐刻於嫉卿涍@個溝通網絡4次,從老師們那里獲得了不少建議!
基斯計劃,“幫助家長參與進來”計劃下一步將致力于幫助學生溝通更為順暢!拔蚁M须娫挼娜撕陀须娔X的人能互相交流,”基斯說。在他眼中,這項連接家長、學生、教師三方的網絡儼然就是一個“交談啟動器”:高效溝通,由此開始。
教科書也能“有趣”
你知道么,畢達哥拉斯不但是古希臘一位杰出的數學家和哲學家,他在“時尚”方面也是一名“開路先鋒”。在旁人身著長袍時,畢達哥拉斯就偏偏單獨穿起了長褲。
相信,很少有教科書能收錄進這樣的歷史趣聞,但喬伊·哈基姆就在新書《科學的故事:亞里士多德領路》中做到了。
這還并非哈基姆所作的首次“另類”教科書嘗試。英國女作家J.K.羅琳以一套《哈利·波特》風靡全球,哈基姆就被稱作“寫教科書的J.K.羅琳”。
“我上學的時候討厭學歷史,” 現年73歲的哈基姆坦言,她把厭學的原因歸咎于枯燥無味的“壞教科書”。
哈基姆認為,歷史教學書的內容應該“古老而新鮮”。在她的歷史書中,一些正史鮮有提及的有趣內容讓不少孩子學會了微笑著讀歷史。比如,哈基姆告訴孩子們,亞里士多德不滿意老師柏拉圖死后沒把學院由他繼承;高喊著“我發(fā)現了”的阿基米德除了發(fā)現浮力定理之外還發(fā)明了不少別出心裁的武器;柏拉圖不但學識淵博,還有個“寬肩膀的男孩”的外號。
對此,孩子們回報以由衷的喜愛,不少看過這種教科書的大人也點頭稱贊。
據統計,哈基姆所著教科書迄今已賣出400萬冊。其中,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十冊的《美國歷史》正在全美各州數以千計的課堂上使用。
現年11歲的伊桑·丹尼就寫信給哈基姆說,讀她編寫的教科書“就好象你坐在我身邊大聲朗讀這些內容一樣”。
事實上,這樣一位知名的教科書作家既非科學家也不是歷史學家。哈基姆在1986年前從沒想過要為孩子們著書,更別提還是教科書。她的靈感源于明尼蘇達州大學的一份教育研究。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們從文字報道中獲取的信息量比從書本上獲得的多出40%以上。哈基姆當過教師,也曾在《弗吉尼亞向導報》擔任編輯,這份雙重經歷讓她把目光投向了教科書領域。
與以往教科書不同之處在于,哈基姆的作品不單純羅列事實、數據,而是以人物、故事為主線。為了真正寫出“孩子們的教科書”,哈基姆在書稿還未付梓前先去征求讀者的意見。她雇請當地孩子們仔細閱讀教科書的草稿,按照個人感受給不同章節(jié)“打分”:等級B代表枯燥(boring),等級G代表很好(good),等級NC代表不清楚(not
clear)。在第一手資料上,哈基姆從新修改定稿,自然能夠迎合孩子們的口味,讓更多孩子能對教科書愛不釋手。
當然,孩子們說好的同時,哈基姆也聽到了來自評論界和教育界的質疑之聲。一些評論家認為,書中的一些內容有欠準確。弗羅里達州一所學校就不得不于2002年把哈基姆所著的《美國歷史》“請”出了課堂,原因是一名家長抱怨書中關于越南戰(zhàn)爭的觀點“過于自由”。
對此,哈基姆應對說,“我已經努力做到客觀公正,并覺得有責任不把個人偏好寫進書中!钡J為,寫給中學生們的教科書理應包含對立的觀點和復雜的內容。“他們的頭腦可比成年人靈活多了,”
哈基姆說,絕對不能低估孩子們的認知能力。
哈基姆目前正在丹佛市的家中忙著編寫科學系列的第三本教科書。她要在書中向孩子們展示愛因斯坦和量子論“有趣”的一面。
愛見校長的人
30年前,喬納森·施努爾可不是個校長辦公室的“?汀薄.斕詺獾耐瑢W屢屢被叫去校長室時,三年級的施努爾已經利用業(yè)余時間去幼兒園做“小看護”。如今,38歲的施努爾對教育依然熱情不減。不過,“校長室”卻變成了他最愛去的地方。
早在2000年,曾擔任克林頓政府教育顧問的施努爾與4個同伴攜手創(chuàng)辦了“為新學校培養(yǎng)新校長”。四年來,這所非贏利性機構已成為全美最大的城市學校校長招募和培訓機構。施努爾的目標是,在未來10年內向美國中小學提供2000名優(yōu)異的校長,以此幫助美國教育界度過即將到來的“校長荒”。
無可否認,校長是一項頗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據施努爾調查,美國今后5年內將有4
0%學校的校長退休,尋找并留住優(yōu)秀的校長已經成為美國城市不少社區(qū)學校的燃眉之急。
然而,施努爾要的并不是單純補缺那么簡單。在他眼中,美國大批普通家庭甚至貧困家庭的孩子值得擁有“最出色、最睿智的領袖”!拔覀冋J為最重要之處在于,要堅信任何背景的孩子有朝一日都能達到高水平!
因此,他和同伴們開始了繁重的“尋找”和培訓。他們從2600名具有兩年從教經驗的申請人中遴選出150名最具“優(yōu)秀校長潛能”的候選人。這150名精英還需要悉心學習大量課程,從管理到財政必須無一不通。此外,他們還必須到學校親身實踐一年,接受“實戰(zhàn)”輔導后才能最終“出爐”。
迄今為止,紐約、芝加哥和孟菲斯市已接收了一批施努爾“校長學!钡漠厴I(yè)生。更令人振奮的是,這些三分之二屬于有色人種和女性的精英校長上任以來,所在學校學生的平均成績均告上升。奧馬爾·海恩斯就是這樣一位黑人校長,如今正在華盛頓市一所學校干得有聲有色。曾經歷海灣戰(zhàn)爭的老兵海恩斯認為,“我的戎馬經歷教會我,做事要腳踏實地!
面對這些好消息,深受鼓舞的施努爾今年內又和同伴造訪了200多所學校。每到一處,施努爾的第一站都是——校長室。(孫浩)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