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青島海關獲悉,隨著我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關系迅速發(fā)展,山東省對東盟國家貿易發(fā)展呈現出高速增長勢頭。今年1至10月份,全省對東盟國家共計進出口34.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8.5%。
中國與東盟國家地理位置鄰近,發(fā)展經貿合作具有得天獨
厚的優(yōu)勢,雙方在資源構成、產業(yè)結構和工農業(yè)產品等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形成了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
自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國政府大力發(fā)展與東盟的政治、經貿關系,對東盟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東盟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不斷提升,已連續(xù)16年為我國第5大貿易伙伴。
2002年11月4日簽署的《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標志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qū)的進程正式啟動。為使雙方盡快享受到自由貿易區(qū)的優(yōu)惠,雙方制訂了“早期收獲”方案。作為“早期收獲”機制,自2003年10月1日起實施中泰果蔬“零關稅”,果蔬產品進出口總額在雙邊貿易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山東省蔬菜水果出口也快速增長,今年1至10月份,合計出口蔬菜、水果2.1億美元,特別是蘋果出口增勢較旺,增長32%。這進一步擴大、優(yōu)化了與東盟的農產品貿易規(guī)模和結構,對發(fā)揮我國農業(yè)比較優(yōu)勢,擴大我省農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具有重要的意義。2004年10月,雙方又就自貿區(qū)貨物貿易協議達成一致,決定于2005年全面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qū)降稅進程,大部分產品關稅將于2010年降到零。
今年1至10月份,山東省對東盟貿易出口增幅高于進口。進口16.2億美元,增長45.4%;出口18.3億美元,增長51.4%。出口增幅高于進口6個百分點,實現貿易順差2.1億美元。從貿易方式來看,一般貿易占主導地位,加工貿易增幅略高于一般貿易。一般貿易進出口19.3億美元,增長45.4%;加工貿易進出口11.8億美元,增長47.1%,高出一般貿易增幅1.7個百分點。從貿易主體來看,國有企業(yè)和外商投資企業(yè)平分秋色。國有企業(yè)進出口12.5億美元,增長52.7%,占對東盟進出口總值的36.3%;外商投資企業(yè)進出口12.6億美元,增長41%,占36.5%。
在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出口4.1億美元,增長28.1%,占對東盟出口總值的22.2%;紡織品出口2.8億美元,增長26%;鋼坯出口1.6億美元,增長4.4倍;蔬菜出口1.2億美元,增長45.6%;未鍛造的鋁出口0.9億美元,增長21.5倍;水果出口0.9億美元,增長30.7%。在進口產品中,資源性產品進口占據半壁江山,機電產品進口比重不斷上升。1至10月份,山東省從東盟進口天然橡膠、紙漿、成品油、食用植物油、原油、膠合板等資源性初級產品合計7.5億美元,占進口總值的46.6%。機電產品進口3.5億美元,增長67%,占21.9%。(鄒吉宏
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