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考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參與課程改革后的首次檢驗,其命題特點也體現著今后中考走勢。在日前結束的全市初中教
學工作會議上,中考命題人首次披露今年中考命題的細節(jié),在此刊登,供家長和同學們參考。
語文:致力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
市教育局普通教育教研室教研員牛錫亭認為,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因此中考試卷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其中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存儲與積累以及對語文知識的靈活應用最為重要。
他對中考語文有三方面的詮釋。首先,中考語文應重視語文識字與寫字的考查,尤其是應重視學生書寫能力的考查,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方面的筆答試題,讓學生真正會寫、會用常見的漢字,打好扎實的文字基礎,尤其是會寫一筆規(guī)范漂亮的漢字。語文學科的性質與特點決定了要學好語文必須注重語文的積累與運用,因為語文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是學生全面發(fā)展與終生發(fā)展的基礎,因此,語文學習應指導學生掌握實際需要的識字與寫字能力,不斷擴大詞匯量;應指導學生不斷提高閱讀能力,進一步開闊視野,增加閱讀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多讀書、勤讀書。多讀勤讀是為了積累,是為了存儲,只有積累豐厚了,存儲量大了,才會厚積薄發(fā);應指導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應讓學生在常規(guī)學習中多寫作、勤練筆,因為語文學習最終應落腳在學以致用上。
其次,鑒于新課改呈現出的教材多樣化的特點,語文中考的命題將逐步游離于教材,逐步脫離教材的限制,以《語文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主題的素材來源于課外,真正考查學生的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知識與能力的延伸、遷移與拓展的能力,真正考查學生語文的實際運用能力。
再次,由于各地市的發(fā)展不均衡,對語文認識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今后中考將給各地市一定的自主權,在命題結構和形式方面適當放寬要求,讓各地市根據本地的特點,適當滲透地方文化的含量,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文言文閱讀的考查也應該倡導課內課外結合。
數學:注重考查方法能力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把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作為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市教育局普通教育教研室教研員姜守福認為,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習數學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獨立創(chuàng)造具有社會價值的數學新成果的數學能力,兩種數學能力都是在創(chuàng)造性的數學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而中考是從全體考生中選拔那些數學素養(yǎng)高、能力強、基本功扎實且具有學習潛能的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繼續(xù)學習,因此中考數學應體現對考生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數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考查,給學生設置開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的良好環(huán)境和空間;诖,中考數學將著重體現七方面的內容。
一是全面考查“雙基”。中考數學緊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立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低檔題由教材、復習指導中較簡單的題目改編而成,中高檔題也是依據教材、復習指導上的習題改編或自編而成,凡屬考查初中教學難點的內容在命題時都適當降低要求,控制試題難度。這樣命題方式有利于引導老師和學生扎扎實實地講透和學懂“雙基”內容,夯實基礎,為學生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可靠保證。
二是注重考查數學能力。一方面注重把握知識內在聯系,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這類題目多是根據課本或復習指導書改編而成,要求學生必須靈活處理問題,并能根據具體條件選取適當方法加以解決。
三是關注考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學習能力。今年中考數學通過設置開放性試題、閱讀理解題,考查學生能否獨立思考,能否從數學角度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并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并且,中考數學還加強了對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多數題目都增加了問題情景,題量適當縮小、題面拓寬,題目富有時代感。有的題目還體現了研究性學習、探究式學習的導向,引導學生在不斷提高數學閱讀能力的同時學會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是重視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大致有方程思想、待定系數法、化歸思想、數形結合法、建模思想等6種,還考查了輔助圖形法等基本數學方法。
五是中考數學注重高初中銜接,尤其是加強函數及其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因為這既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難點,也是升入高中后繼續(xù)學習的基礎。
六是適當減少題量,給考生留有較多思維空間和時間。2002年、2003年、2004年中考數學試題依次減為28道、26道、22道,其用意在于不過分追求知識的覆蓋率,降低對知識單純記憶的要求,提高解答題的比重與思維含量,使試卷能更有效地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
七是重視對獲取與處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引導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轉變。中考數學試卷既設置了體現學生的應用和分析能力的解答題,考查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分析及表達能力,又創(chuàng)造性地命制了開放性試題,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狀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初步體現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