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女曼
”。我們想用爆竹嚇他玩,就在他家門口點了一只沙爆竹,然后一起喊他的名字。我們設(shè)想他聽到喊聲一定會跑出來,這時候爆竹正好響,準嚇他一跳。結(jié)果那天出來的不是他,而是他60
多歲的奶奶,手里還端著個瓷盆。我們一看全傻眼了,想把爆竹拿開,但晚了!奶奶摔到地上,盆子摔成了碎片……甭說我們都嚇破了膽,以為這場打是脫不了了。但好在老奶奶挺同情我們,告訴大人別難為我們!昂⒆觽兪呛靡,讓我歲歲平安嘛!”老奶奶把摔盆的事說成了好事,讓我們感動了好長時間。
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放爆竹的癮頭越來越小了,但對爆竹的感情卻很難消失。真太好了!今年“限放”的法規(guī)出臺,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放幾掛,不為別的,就為我們的好年景!
好多年沒放爆竹了,也好多年沒聽到那過癮的爆竹聲了。
禁放,已經(jīng)有些年頭了,但每到春節(jié)來臨之際,耳邊就好像又聽到那震耳欲聾的爆竹聲,腦海又想起了小時候放爆竹的那些往事。
我們那個年代,爆竹的種類很少。紅紙做的“小鞭”、牛皮紙卷的“二踢腳”、兩個大拇指粗的“花子”和響起來嚇人的“沙爆竹”。小鞭最便宜,像辮子一樣編在一起,也叫一掛。聲音不大,大人孩子都敢放。二踢腳的模樣就像煙卷,引線一燒,“砰”地一聲,先是一頭響,接著另一頭也響起來。會放的人豎著輕輕捏在手里,一響先朝地下,再一聲響,整個爆竹筒便躥上了天,好不威風。不過不會放的人攥得緊了就麻煩了,第二聲響后很可能躥不出去,在手里就爆炸了!那年頭不少人被二踢腳傷過;ㄗ泳拖窠裉烊藗兛吹降臒熁,會噴出五彩繽紛的火焰;ㄗ赢敃r的價錢不菲,買一個花子的錢,可以買兩三掛小鞭。沙爆竹威力最大,聲音也最響。一般的孩子不敢放,只有膽子大的,或者年齡大點的人才敢撥弄那玩意。
那個時候就盼著過年,年三十從一大早就盼著天黑。因為到了晚上才可以正式放爆竹。孩子們盡管饞年飯,但放爆竹的癮頭往往勝過那些美味佳肴。當大人們還在舉杯暢飲時,孩子們已經(jīng)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噼啪噼啪”地滿院子滿街的放起來了。那爆竹聲震耳欲聾,透過玻璃窗望去,火星閃爍,煞是好看。到了夜里十二點,新年臨門了,那爆竹聲更是響成一片,讓人感到整個世界都在爆竹聲中。人們似乎只有用這種方式才能表達對新春佳節(jié)到來的喜悅。
放爆竹是件歡樂的事,但有時也會樂極生悲。記得有一年我買了不少二踢腳,但不大敢放。院里有位比我大幾歲的鄰居見狀,自告奮勇充當炮手。他果然身手不凡,二提腳在他手里隨意從哪個角度都放得很精彩。后來他無意中發(fā)現(xiàn)離我們不遠處的屋頂上睡著一只野貓,便讓我找一塊磚頭做支撐,要用二踢腳“轟”貓。連發(fā)了好幾支,都因為角度不對,沒達到目的。再看那只貓,像什么事沒發(fā)生一樣睡得好香。鄰居不死心,干脆用手平托著二踢腳。這會果真有效,一支二踢腳在貓的旁邊爆炸了,它驚恐地站起來警惕地看著周圍。鄰居得意得很,看著驚慌失措的貓說:“快,再來一支!”又一支二踢腳響了,但這次鄰居沒有笑,而是痛苦地彎著腰甩著手。原來二踢腳響后沒有飛出去,在他的手心里炸了!事后老人都說:“哪敢傷害貓,要傷天理的!”
爆竹多了,除了在空地上放,我們也琢磨著搞點惡作劇。比如見了膽小的,點上一支小鞭趁人家不注意一下子扔過去,或者拿一個罐頭盒之類的蓋在爆竹上面,看見有人要往這走了,就偷偷點上引線,等人家差不多靠近罐頭盒時爆竹正好響了,嚇人一跳不說,罐頭盒也被震得老高,很過癮。不過有一次我們的玩笑開大了,差點惹出禍來。鄰居家有個男孩膽子特小,我們都叫他“大